“网”住安全 守护未来 大庆高新区检察院筑牢未成年人“网络防火墙”
时间:2025-08-01
来源:本站
作者:高新发稿
录入:高新发稿
“检察官姐姐,网上的老师说他能免费教我学跳舞,但是要先看看我的身体合不合格……”在小雨(化名)低声啜泣的叙述中,一起针对未成年人的“隔空猥亵”案件浮出水面。
随着指尖轻触就能连接世界,这样的案件并非个例。如何把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保护网织得更密更牢,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清朗的网络晴空?大庆高新区检察院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一、从“严惩”到“守护”,斩断“网络黑手”照亮迷途归航
“对于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必须零容忍,露头就打!” 高新区检察院未检部门重拳出击,聚焦网络诈骗、“隔空猥亵”等恶性犯罪,依法起诉8名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的成年人,形成强大震慑。
在提前介入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时,检察官发现,8岁女童小雨(化名)轻信网友线上免费教学舞蹈的谎言,在对方的诱骗下发送裸体照片、视频。检察官第一时间联合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小雨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谢谢检察官,孩子现在开始重新建立信任,也知道遇到问题要马上告诉父母了。”近三年来,累计37人次的专业心理观护,帮助了更多像小雨这样的孩子走出阴霾。
惩治不是终点,挽救亦是责任。面对偶尔“触网”失足的未成年人,检察官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高中生小亮(化名)为赚取零花钱,将自己与父亲名下的5张银行卡悉数卖给他人,成为了电信诈骗的关键工具。经审查,检察官发现小亮主观恶性小,系初犯、偶犯,且认罪悔罪。经综合评估,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量身定制包括法治学习、社区服务、定期思想汇报等一系列方式的帮教方案。检察官还积极联系学校,最终帮助小亮重返校园。
“我一定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再也不碰违法的事!”小亮郑重承诺。今年以来,像小亮这样是初犯、偶犯且罪行较轻的涉罪未成年人,已有14人获不起诉,7人附条件不起诉,5人顺利回归校园。
二、从“说教”到“共鸣”,让法治教育“走新”更“走心”
“现在开庭!”稚嫩却庄重的声音在模拟法庭响起,这里是高新区检察院组织开展的“沉浸式”普法活动现场。学生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正围绕一起真实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诈骗案展开“庭审”。
“被告人,你明知是诈骗信息,为什么还要转发给同学?”“我当时就想拿点‘好处费’,没想那么多…...”扮演“被告人”的同学低下了头,台下的同学们屏息凝神,深受触动。
“经历了一场模拟庭审的感觉太真实了!原来转发一条信息也可能犯法,以后我们可得擦亮眼睛!”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纷纷感慨道。检察官介绍到:“这样的模拟法庭活动已经成为我们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单纯的说教效果有限,让孩子们亲身‘经历’一次,印象才深刻!”
普法教育的“组合拳”还不止于此。该院组织开展“e路同行 护未成长”网络保护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剖析沉迷网络、信息泄露、不良内容侵蚀等风险,手把手教孩子们识别“陷阱链接”“社交诈骗”,并与家长们共话“家庭网络监护责任”。孩子们化身“网络安全小卫士”,在互动问答、情景模拟中积极发问,家长们则围绕“如何平衡孩子上网与学习”“预防网络暴力 ”等热点问题与检察官深入交流。同时,检察官还带着800余份图文并茂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手册》走进校园、社区,在“请进来+走出去”的“组合拳”模式下,让网络安全意识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
三、从“联动”到“共治”,向新兴业态“风险点”亮剑
“请出示一下近期的入住登记记录。”“这台电脑凌晨是谁在使用?请核实身份信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能仅凭检察一家之力,高新区检察院主动作为,针对电竞酒店、点播影院、电竞网吧等新兴业态可能存在的违规接待未成年人、身份核验不严、监控存在盲区、安全防护缺失等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新兴业态“风险点”,制发检察建议,明确指出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督促营业场所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堵塞管理漏洞。这些检察建议书,成为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的有力推手。
为了加强与网信、公安、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该院还与各部门开展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交流会。“在信息互通、线索移送、应急处置等各个方面,我们得拧成一股绳,共同探索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协调机制,在社会治理中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从雷霆打击犯罪到温情精准帮教,从创新普法形式到联动治理除患,大庆高新区检察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的履职方式,持续为未成年人网络世界构筑坚实的法治屏障。守护清朗网络空间,检察力量始终在线!